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宽容之心(天天万更求订阅!)(10 / 12)

之合成,缘起而生,缘散而灭。爱是活,恨也是活,为什么不在充满关爱的情绪中生活而非在仇恨中渡过?爱是缘,

恨也是缘,何必执着?爱是识,恨也是识,不能当真。每个问题都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为什么非将自己囚禁在仇恨之中?

人是社会的人,人必须依靠社会才能生活下去,人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们常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一个人的渺小,因为任何一个人在社会整体中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无论位-多-高、权-多-重、名多大、钱-多-多,都不能脱离这个法则。

如果在与人的交往中,总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看别人怎么也不顺眼,怀疑周围的个个都在算计自己,把大家都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总觉得人人与自己过不去,仇恨的心理便会悠然而生。

二要正确认识社会。社会就是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人在社会上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和人打交道。

由于每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所受的教育,生长的环境,接触的人物等千差万别,因而判别是非的标准,人生经验教训,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各有千秋,不可能整齐划一。

所以人与人交往中,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形成如此这般的过节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老百姓平常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

就拿背后议论人而言,“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就是人与人关系的真实写照,人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不可能以你的意愿塑造别人。

现在提倡理解万岁,这是完全正确的,人与人之间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考虑一些问题,一切怨恨、嫉恨都会化为乌有,一切仇恨自然烟消云散。

三要多些关爱。人活在世上都在给别人关爱,同时也在被人关爱的。

父母师长、兄弟姐妹、朋友邻居、同学同事、陌生路人乃至一切众生,大家都在相互给予关爱,因为谁都知道关爱他人是可贵的美德。

但当面对卑劣的势利小人、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积怨很深的仇家,我们就不认为应该关爱,一不小心还以牙还牙。

其实,他们也是他人,和我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只要给予关爱,就能得到回报,好心必得好报,如果没报那是时候、火候未到。

而且仇人是我们念念不忘的最亲近的人,他们促使我们成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