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唇亡齿寒(月底求订阅支持!)(5 / 6)
他的手下直接跑到了渔船的另一面,远远的离开冷鑫这里。而且冷鑫的那些手下现在都已经团结在了一起,还用很是警惕的眼神看着自己。
冷鑫相信,要是自己现在对着剩下的其中一个手下动手的话,其余剩下的人都会向自己出手。
唇亡齿寒这句成语的意思,冷鑫这些手下都懂。
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语本《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荆楚,孟昶有唇亡齿寒之惧。”
关于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还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
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地区发展。
晋献公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o)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臣荀息替晋献公拟定了一条绝好的计策。他建议用良马玉璧向虞公送重礼,行贿借道,去讨伐虢国,破坏虞、虢的联盟,然后各个击破。
对于这一计策,晋献公开始有点犹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虽然晋献公对荀息的计策十分赞同,但对赠送良马、玉璧这些稀世之宝却有些割舍不下,并担心虞公收了重礼还不肯借道。
荀息笑道:“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不过也有其他的大臣不怎么同意,这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虞国大夫宫之奇十分精明能干,只要宫之奇在,定能识破送礼借道的蹊跷,必然劝虞公拒收礼物,事情就不好办了。”
对于这些人的反对,荀息是一脸的自信,他很快就解释道:“大王不知,宫之奇的为人,聪明而不固执,又自小和虞君在一起,他肯定不会强谏,强谏也无益。
再说白璧宝马,人见人爱,玩好在耳目之前,由此而招到的祸事则是以后才有的事,这是具有上等智力的人才能意识、预见得到的,那虞君是中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