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最正确的做法(5 / 6)
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goldberg)恶搞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iv)》。模仿它对于赌博成瘾症的描述,编造了“网络成瘾症(inter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个词。
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个词受到同行的喜爱。很快在媒体上流行起来。而且没有讽刺的含义。
“网瘾”的创造者以及他的很多同行仍然把网瘾视作一个玩笑。
始作俑者戈登伯格医生认为,网瘾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瘾,过度强调它会导致任何习惯都可以称为病症,比如有人泡电话,有人沉迷于高尔夫运动,是不是都分别要开设专科来治疗呢?
另外有人认为,就算有电话瘾和高尔夫瘾存在,网瘾也不成立。因为网络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一个生活的环境。你不能说一个热爱自家小区的人。患上了恋家症。
在中国倒真有一个词叫“思乡病”,只不过它是一种上的比喻,医院里并没有专门的诊室。
很多戒网瘾设施都宣称“网瘾”在国外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2007年,米国医药协会拒绝了美国精神病协会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的建议。
同时,就国外而言,并没有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宣称“网瘾”是一种疾病或是不良症状。
实事求是地说,网络的确为一些心理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比如有---性---成瘾的人,可以整天泡在网上看黄片;对购物狂来说,网上逛商店省时省力;一个拖延症患者,会发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让他欲罢不能;更不用说一个游戏狂或者一个赌徒了,但是,你要治疗的是这些习惯和疾病本身,而不是让他们戒掉网络。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你到“百---度知道”去问:“我得了暴食症怎么办?”有网友回答说:“到医院去把胃切掉吧。”这是你想要的答案吗?!很明显,显然不是。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媒体和医学界很快就引进了“网瘾”一词,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你从中文资料中,几乎看不出它存在争议,更看不到争议的另一面。
你会认为,网瘾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已经向人类的未来宣战,全世界最杰出的医疗专家,都勇敢地投入了这场战斗,正忙得不可开交。
也是因此,很多支持网瘾治疗的医生,都在争取自己国家的官方认定。
在中国医疗机构的宣传资料中,网瘾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