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你这进步的是不是有点快了?(5 / 6)

经找到了前面林燃提到的那篇阿美莉卡控制协会的论文,亚历山大看了下摘要片刻后低声来了一句:“变态!”

阿廖沙没有问为什么变态。

因为在阿美莉卡那篇论文里写的摘要是平均最终位置估计误差降低了60%,平均最终速度估计误差降低了25%,到了林燃那,所谓对方案做了个小小的优化,结果却是降低了90%的误差。

两位俄国专家,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华国这小小的优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降落精度方面,各位都清楚,我们的发射,最终要在精度上,做到燃料舱和登月舱的位置间隔不超过200米。

包括这次降落,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目标点位和实际点位的误差应该不会超过20米。

我们的极限甚至能做到比20米还更低。

每次降落都在相邻位置,确保月球基地的建设能够尽可能的使用现有资源,每一个发射到月球上的航天器都能派上用场。

这同样是建立在前人的肩膀上。

这个方案最开始应该要归结于2015年卡普阿诺的工作,他们研究了基于代码层面的地球导航系统信号接收器,用于在整个月球轨道上进行降落的精度保证,在那个研究中,他们把精度做到了700米。

也就是用地球导航系统的信号来支持月球任务,你们应该也听说过,毕竟欧洲航天局在2021年的时候,研究的gnss接收器,他们想要用于esa-sstl月球探路者航天器上,把精度降低到100米。

那时候你们和欧洲还没闹翻,他们很多项目应该会和你们通气。”

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也就是全球导航系统,gps、俄国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华国的北斗都属于这个范畴。

在座的俄国专家都有点尴尬。

什么意思?我们现在难道闹翻了吗?我们只是暂时停止了合作,很快合作就会恢复的。

这帮俄国专家,从内心还是希望能够融入欧洲的,一方面是毛子的本性,另外一方面,他们本身在过去工作中,和欧洲同行有大量合作,谁没有几个欧洲的专家朋友呢?

林燃没管他们的表情如何,接着说道:“从后来陆续又有了将月球探测器引导到月球需要实时准确的位置和速度信息,尤其是在接近阶段和制动阶段,导航信息由地基跟踪站提供,包括s波段测距、多普勒系统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我们华国专家在嫦娥五号系列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月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