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一明一暗,两条腿走路(1 / 4)

对于一九七七年的新华社驻港分社来说,在港岛开展工作,是相当的不容易的。

尤其是在宣传媒体领域,新华社所领导下辖的左派报纸,以《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为代表。

因为这些报纸立场鲜明,主要传播的就是内地相关资讯、倡导爱国爱港理念,内容风格偏向严肃。

所以,他们在销量和受众上,是远远不及像《东方日报》、《成报》等商业化报纸。

毕竟,这些报纸都是以市民化内容、娱乐新闻为主,更加贴合了大众日常阅读需求。

左派的这些报纸,受众主要还是以认同左派理念的市民、内地相关人士及部分知识分子,在工商界、基层劳工等群体当中有一定的读者基础,但整体覆盖范围较那些商业化的报纸来说,是相当窄的。

甚至许多港岛市民,压根就从来没有买过和听说过左派的这些报纸。

更不用说,和金庸创办的《明报》等相提并论了。

因此,在港岛的宣传阵营上,内地方面一直是相当被动的,缺乏最为关键和主要的喉舌工具。

而现在……

一本《龙jump》横空出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风靡了整个港岛的年轻人群体当中。

甚至,一些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也有不少被《龙jump》上的漫画所吸引。

梁威霖看着眼前的高乔浩,这个全权负责《龙jump》在港发行刊印事宜的总负责人,大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感。

于是乎,他立马带着一点殷勤地和高乔浩商谈了起来,问道:“高乔先生,《龙jump》的第一期我看过了,上面连一个商业广告和宣传页面都没有,是纯粹的漫画杂志。

不知道你们后面的第二期,是否有开始商业广告的想法呢?或者说,可以留一两个版面,给我们新华社驻港分社呢?”

其实,说出这个请求的时候,梁威霖自己也觉得有点相当冒昧的。

不过,也是因为廖公和林火旺的关系,他才敢这样直接提出来的。

高乔浩却笑着说道:“关于广告商业化的事宜,我们是的确有开始考虑和接洽的。

目前已经有几十家港岛的实业公司,找到我们要投放杂志广告。

但是预留版面,作为新华社驻港分社对外宣传窗口的话,这种政治立场太过于直接和偏向,对我们杂志和你们新华社,其实都不是一件好事。

具体方面,我们小林先生会有所安排的,梁社长不必担心。”

“原来是这样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