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辩群儒,朝堂上的针锋相对(2 / 3)
”
“若是还有未表达清楚的地方,各位大人先请,要是再无话说,不妨听我说两句如何?”
这些人此时自是再无话说,他们连陈元这一提议可能会影响社稷安危都提出来了,就算想表达还能有什么比这更加严重的。
“好,那就请陈师解释一下,我等自是洗耳恭听。”
陈元也不着急,而是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
他直言对于并无先例的事情,难道就不去做不成,这样岂非成了因陈守旧,陈元讲完这些同样抬出圣人言论。
“我记得圣人亦曾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陈元这番话乃是出自《易经》
虽说这里是不一样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又与古代有些地方相通,比如大乾朝亦将《易经》奉为群经之首。
无非这个时代,没有那些四书五经的划分,更无八股取士这些说法,但是各种圣人经典皆有流传,这一点勿庸置疑。
尚星河听后,依旧强辩表示就算陈元说这是一种求变,但是也不能拿伦理纲常之事求变,父母永远是父母,怎可颠倒主次反让父母不远千里、万里来投奔,此乃不孝。
陈元这时发出轻笑反问尚星河何为孝,让父母双亲可以开心快乐算不算孝。
随后他又问尚星河,他亦为人父母,若是他得知将很快与其膝下孩儿相见,会不会心生激动。
尚星河对此自不能说谎,他倒是想不按陈元的意思回答,但是真这样回答说不激动不开心,那他一定就是天底下最混蛋的父亲。
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最为无私。
这一点没人能改变。
“既然尚大人尚有此想法,那么换位思考一想,我这一举动能令得岳父岳母开心,如何称为不孝?”
说着。
陈元话锋陡转,看向尚星河同时再次提出反问,他问尚星河只一味守着纲常伦理去做,反不能令父母长辈开心愉悦,这到底是孝还是不孝。
尚星河对此无言以对。
他若坚持回答,这依然还算孝顺的话,那他就是天下最混蛋的儿子,把父母惹得不开心还要自称孝顺的话,哪有这种道理。
尚星河又有哪知陈元的厉害,他一步步通过疑反问,每一次提问都在给他设计陷阱,让他只能按陈元的意思来回答。
尚星河终于败下阵来,夏候杰本意想通过陈元的言语寻找破绽,结果他这时才发现似对陈元有所低估,就凭陈元方才的表现,简直堪称无懈可击。
夏候杰转动眼珠间,索性决定反其道行之。
念头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