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小小的倭寇,敢来入侵(2 / 3)
沿海。
他们这么多年来,多次和大明水师交手,基本没有败绩。
自然不会把孱弱的水师放在眼里。
现在,他们迫不及待,要享受东南诸省的财富、美人!
……
京城。
朝会。
朱祁钰高居皇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曹正淳尖声说道。
“臣有本奏。”
礼部尚书胡濙前启奏。
“启禀陛下,现天下平定,朝中空虚,应选拔人才,填补空缺,亦为陛下圣明之治,选拔治世能臣!”
“臣请陛下,开启科举!”
开启科举!
这确实是应有之理。
但胡濙没有停下,这位老臣又是一拜,说道:
“昔日科举分为南北卷制度,今陛下位,应改革科考,以平等之法考察南北,此亦为天下之贤才故,请陛下允!”
轰然间,朝堂一片议论!
“肃静!”
曹正淳尖声道。
所谓南北卷制度,是大明为适应考情而出现的制度。
这一制度说白了,犹如后世的分卷。
不使用全国卷,而是每个省份录取标准都不一。
这其中原因,是北方士子考试能力,确实远远落后于南方士子。
毕竟世家大族,诗书传家者,多在南方。
如果按照同样的录取标准,北方士子根本就没法脱颖而出。
这是历年考试的结果。
此刻,就有朝臣站出来争论。
无论南北卷,还是合卷,都有不同声音!
“合卷简直是胡说八道,那我们北人还有出路吗?”
“不合,才没道理,凭什么南人有一样的水平,却要被北人夺去进士资格?”
眨眼间。
两帮人,吵的不可开交!
朱祁钰不置可否,指节轻轻敲击玉桌。
在他看来,这些人争论的,无非都是一些细枝末节。
科举!
这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最重要途径。
不知道多少平民、寒门,靠着这条登天之路,得以朝拜天颜。
但科举,并非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中的猫腻、弊端……
都非常多!
要改革?
就改这么一点细枝末节,根本无法挽救科举制度!
……
海。
倭寇舰队,正长驱直入,向着东南沿海逼近。
“没有看到大明海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