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喜忧参半(1 / 3)

江州府的公文,比赵贞预想的还要快上几分。

当那封盖着江州节度使大印的火漆公文摆在他面前时,赵贞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节度使杨大人……亲自批复?”他有些难以置信,连忙拆开。

冯庸侍立一旁,也是屏住了呼吸,比赵贞还要紧张几分。

这可是节度使杨烈,当朝柱石,圣眷优渥,执掌江州及周边数州军务,轻易不理会地方民政琐事。

如今竟为青河县一桩“仙迹”亲下钧令,这分量,可就大不一样了。

赵贞一目十行,越看,脸上的神情越是复杂。

“东翁,如何?”冯庸见他看完,忍不住低声问道。

赵贞长长吐出一口气,将公文递给冯庸,揉了揉眉心:“你自己看吧。”

冯庸接过,仔细研读。

公文的开头,倒是让冯庸心头一松。

节度使杨烈首先对青河县令赵贞在本次“走蛟”之灾中的应对予以了肯定,称其“临危不乱,处置得当,保全乡民,厥功甚伟”。

并且言明,青峰村受灾一事,刺史府已录入档,待年终考评时,会一并上奏朝廷,为赵贞请功。

至于赵贞申请的为青峰村减免赋税,也已获准。

州府还会即刻拨下一批钱粮,用于青峰村灾后重建,以及抚恤灾民。

“东翁,这是好事啊!”冯庸看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喜色,“节度使大人肯定了您的功绩,这比什么都强!青峰村的赋税免了,钱粮也下来了,民心可安!”

赵贞点了点头,神色却不见多少轻松:“你再往下看。”

冯庸心中一凛,连忙继续看下去。

公文的后半段,话锋便转到了那“玄穹云泽真君显圣”之事上。

“至于所奏仙人示警、玄穹云泽真君显圣一事,事关重大,不可不察,亦不可轻信。”

“着尔再行查访,务求详实,若确有真凭实据,非乡野愚民讹传,届时本官自会遣员核实,再行定夺。切勿捕风捉影,滋扰地方,误国误民。”

短短几句话,却字字千钧。

冯庸看完,额头上渗出些许冷汗。

“东翁,这……节度使大人似乎对此事,颇为……谨慎。”他措辞小心。

赵贞苦笑一声:“何止是谨慎,简直就是敲打。”

“杨节度使是何等人物?他见过的风浪,比我们吃过的盐都多。这几年,各地州府报上来的所谓‘祥瑞’,十件里倒有八九件是假的,不是地方官吏为了邀功捏造,就是江湖术士故弄玄虚。”

“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