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青铜树的合作邀请!(3 / 6)
即以此为机数,占验得出卦象。
这便是明朝野史当中所记载的烧饼卦。
不过,他最后得获得的卦象结果,却遮遮掩掩地不肯对朱元璋明说。
朱元璋倒是坦然,说世间的得失成败,都是天意,但讲无妨,没有什么可忌讳的。
刘伯温这才说按此卦象来看,胡人虽将败亡,但北龙气数不衰,将来这锦绣河山,还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国运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虽然有些遗憾,但却也知道天机不可违逆。
而且,国家之兴亡,都是自有定律的,他也从未想过大明的国祚能够延绵万世。
不过,真正令朱元璋所担心的,却还是死后之事。
他在这些年的南征北战里,曾经见过许多被盗毁的荒坟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诸帝的陵寝附近,如今只剩下几个巨大的土坑,里面杂草丛生,多有狐鬼出没。
当真称得上是“如今荒凉虚无地、昔日君王埋魂处”。
其景象之凄惨,足令见者嗟叹,闻者伤怀。
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担心自己时候,他的皇陵也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虽然贵为明朝皇帝,可哪怕是真命天子,也难逃龙归天地。
到那个时候,若是自己的皇陵被人发掘出来鞭尸焚骸,自己哪怕是死也难安!
这件事,便成为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好在,刘伯温显然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很快便为他举荐了一名奇人,便是那名观山一脉的祖师爷。
那人虽是盗墓贼出身,但却身怀异术,通天晓地,最适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
所以,朱元璋便将“修建皇陵”的重任,交付给了这名奇人全权负责。
并且,还将他们一脉封为“观山太保”,留在御前听用,并御赐金制腰牌。
并且,当时观山太保一脉的祖师爷还向朱元璋进谏言:“臣以为民间倒斗之辈,真有手段能盗发皇陵的并非仅有发丘摸金,更有搬山卸岭。”
“搬山道人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只要皇陵中不置金丹珠鼎之物,搬山道人就绝不会打盗发皇陵的主意,倒是不足为虑。”
“而卸岭群盗多为响马贼,其辈忽聚忽散,专一的要挖山陵巨冢,最难防范,又常有谋反之意,只有派大队官军加以剿灭,彻底斩草除根,使这个山头的香火断绝才是上策。”
“另外还有发丘天官之徒,实为一脉,最为精通风水寻龙之道,摸金之首领为发丘天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