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拿枪杆子的文艺工作者(2 / 3)

菲两个人就像人群中的孤岛,被各种眼光不时审视。

又等了一会,彩排才重新开始,这下弄的,想好好看个节目都不行,心说要不然走了算了,可是现在的现场可不是后世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的,走到门口的时候被告知,所有人都必须等到录制结束才能出去。

只能回来硬着头皮继续待下去。

忽然两位大明星又走过来找他说:;张先生,邵六爷他们都不在,我只能跟你商量了,我们的节目被砍掉了,节目组让我们回去。

;啊?消息太突然了。

第一届春晚,对节目的把控不像后世那么严,但是已经定下来的节目在录制现场被拿掉,还是不可思议的。

两位明星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对张卫东说:;小同志,我是春晚导演黄一鹤,上面因为他们两位的身份都吵起来了,他们二位恐怕不能参加后面的节目录制,你回去以后帮我向邵六爷解释解释。

他就是春晚的第一任导演黄一鹤,虽然是文艺工作者,身上却有一种铁血的气质,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手上是见过血的,身上儒雅和铁血两种风格、矛盾而又统一的人,张卫东还是第一次看到。

可能这也是时代的特色,重要的领导干部都是拿过枪杆子的人。

两位明星来录制现场,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内虽然已经慢慢接受了香江的资本家,但1983年的意识形态,还是封闭的,就像包船王的捐款,还是主要领导人听说这件事以后,主动说:;用他一个名字,也没有关系嘛,为什么不可以?人家有贡献也可以纪念啊!别人不同意,我来替他题字。

他亲自发话,这件事才能促成,张卫东后来被包船王感谢,还是因为这件事是荣先生后来专门在领导面前提起这件事,领导接见他的时候,告诉他,是一个叫张卫东的小朋友提醒他,他才知道这件事。

第一次面向全国直播的春节晚会,更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战场,八十年代初除了军歌和样板戏,文艺还处于一片荒芜,对来自西方和对岸的音乐,一直当靡靡之音抵触。

在两位对岸明星参加春晚这件事上,所有的领导的意见几乎是少见的一致,香江的明星唱的是什么呀,那是靡靡之音,怎么能让这样的人毒害我们的老百姓?

黄一鹤虽然个性强硬,但也不敢和全社会叫板。

;黄导演,没关系,你不用担心,我会替你向邵先生当面解释你的为难之处。

听到这里,黄一鹤松了口气,又对两位明星说对不起,两人忙说不敢,就留在了张卫东这边,没往演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