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杨思明的震惊,我要收他为徒(2 / 4)

法和吴升荣比较。

迫不得已,只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范海。

范海心中暗叹一声。

他与吴升荣交情不算深厚,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范海最终做出了决定,“既然意见不同,你们各自写一份诊断和治疗方案,都交上去,让评委们定夺。”

这话说得算是给了双方台阶下,也保全了面子。

很快,两份来自江北代表队的方案都被工作人员收走,

递交到了评委席上。

评委席上,五位来自太医院的大医正襟危坐。

杨思明面前堆放着一叠各地代表队提交上来的报告。

他拿起一份,眉头便不自觉地锁紧了。

接连看了几份,杨思明的眉头越皱越深。

他侧头问了问身边的几位同僚,“怎么样?看到什么亮眼的方案了吗?”

“基本都是大同小异,能抓住病根的都少,更别说提出什么精妙的治疗方案了。”

另一位微胖的评委也摇头。

杨思明愁眉不展。

中医博大精深,传承不易。

近年来,西医冲击,加上一些江湖骗子败坏名声,中医的生存空间越发艰难。

眼前这些年轻人的水平,实在让他感到忧虑。

长此以往,大夏的瑰宝中医,难道真要被外人夺去。

杨思明压下心中的烦闷,继续批阅。

下一份报告的落款是“江北代表队,林洋”。

“嗯,能看到肝的问题,不错。”

杨思明不自觉赞许了一句,继续看治疗方案——青黄散,辅以冥想调息。

眼中刚升起的一丝期待,又黯淡了下去。

青黄散确实对症,但只治肝郁,未考虑久病伤及根本,方案还是不够全面。

“范海这徒弟,底子打得还行。”

杨思明随手在报告上打了个八分,拿起下一份报告,不禁一愣。

“江北代表队,萧若尘?”

同一个代表队,居然交上来两份不同的方案?

这说明队内意见不合,而且分歧很大。

只看了两眼诊断部分,杨思明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胃病,肝病,通过脉象能判断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了……咦?还高度怀疑病人有肺病?”

杨思明情不自禁地低呼一声,身体微微前倾。

这份诊断,与他在现场做的诊断,几乎完全一致!

甚至,这份报告还列出了几个隐患。

“好!真好!”

杨思明忍不住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