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七十二路擒拿手(求全订)(3 / 4)

……

过了没多久。

大约十来天左右。

这时也到了八月中旬。

白雄起在燕京拍了电报,接受了纳采之礼。

“伯言兄家资丰厚,你看啊,从燕京一路拍电报传的字虽然不多,但这花费也足有近百枚大洋……”

“他们白家是在阿妹肯国做生意的,你娶了白秀珠,这嫁奁估计都不少……”

吴公使指着电报上面的一行字,说道。

拍电报一个字收银八分,每隔一省加银二分四厘。白雄起只传了短短十几个字,就需要耗费近百枚大洋。

极为奢侈!

“此次订下婚约,也有劳公使你操持了。”

白贵点头。

然后拿出礼品,趁机给吴公使送礼。

“美和你有心了。”

吴公使一愣,打开精致木盒,里面是由帛布裹着的银盾。大概拳头大小。

于是立刻笑容满面。

银盾是晚清民国时民间流行的一种高档贺礼,大抵是从清朝同光年间就传来开来,是从西方贵族的族徽、军徽演变而来,含有庄严、郑重、宝贵的意味。

常见的银盾就是在盾牌的中间鏨刻一些吉祥图案或者祝贺用语,并在左右两侧同时署上送礼者和受礼者的姓名、头衔、相互关系等等。

赠送银盾的场合也是多种,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在新人结婚和小孩百日宴上。

“公使作为我的媒人,送礼也是理所应当。”

白贵笑道。

虽然吴公使看起来挺和气,也没有难为过他。但吴公使对他们留日生的权力极大,虽然不怎么能奈何了他,但结交也是有备无患。

再说,按照礼数,纳彩之礼成了,也是需给媒人备上礼金的。

而送银盾就比较适合。

有价值!

融了也能换上不少的银钱。

而且比直接送钱财雅致不少。

“纳彩之后的问名、纳吉等五礼我也会为你操心的……”

“你只需安心学习就行……”

吴公使立刻投桃报李,说道。

起先他撮合白贵和白秀珠,是感念白贵慷慨解囊,设置救急金,所以想仿效古人事,成就一段佳话,但是激情再高也会渐渐衰减,订婚之后其他的事情他本来不打算再多过问的,但此刻有了白贵的银盾……,还是可以继续接着忙下去。

一枚银盾起步价是十五枚银元,白贵送的无疑更贵重一些,至少也在五十多枚银元左右。

这点钱说实话吴公使还真的不怎么缺,但送礼和不送礼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