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词传千古(2 / 4)
……
很多人心中,都不自禁念叨着这句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已然被这首七夕词的意境感染。
花魁玉儿呆若木鸡,刚才陆正说她的七夕诗怨了,她还认为陆正是故意贬低,才如此评价。
如今听到这样的词,不免觉得确实是自己格局小了。
“啪!”
有一小截栏杆从三楼上掉落下来,是被人拍断的。
县令神色激动不已,满脸红光道:“此词,可传千古!”
传千古的诗词,可不是那么容易遇见的。
而今天,他们都是见证者。
不过作为见证者之一的杨恒,他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不好看。
本来想借着这些小县城的学子们准备不够充分,让玉儿出面好好羞辱他们一番。
结果陆正拿出来这样的七夕词,竟能传千古!
即便此词不是陆正所写,但其风头已经将刚才的诗词比试掩盖了过去。
谁还会继续谈及刚才的那些诗词,他都没有那个脸皮。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就在这时,县主所在的楼船上,一个侍女走了出来。
侍女看向陆正,朗声道:“县主有赏!”
陆正连忙道:“此词并非陆某所写,只是念与大家欣赏,岂敢要什么赏赐?”
侍女闻言,好看的眉头蹙了蹙。
不过很快,她听到身后传来的轻细声音,便又道:“此七夕词,县主未曾听闻,陆公子将之传于世,使之可流传千古,亦当有赏!文会之后,陆公子且登此船,县主想要见你一面。”
说罢,也不容陆正再出言拒绝,侍女又回去了房间。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羡慕的神色。
与丰城县主一见的机会,多少人求之不来。
县令目光灼灼看向陆正,激动道:“此词,当真是文人秦观所写?并非出自你之手?”
陆正微笑道:“当真,晚辈于诗词一道并不精通,哪能写得出这样的好词。”
他没有想过把这些诗词据为己有,若让前世古人的文章和名声传于此世,这个世界以后会不会有另一番光彩呢?
“好,我信你。”
县令兴冲冲拿出笔纸,挥洒自如的将整首鹊桥仙写了出来,并署名秦观。
接着,县令又拿出县令官印,在纸上盖了一个印记。
只见整张纸绽放光彩,化作一道流光飞向长川县城,飞入县城中的文庙。
他要将此词献与安国圣人,让其辨别一番。
不过一个呼吸之后,县城文庙有一道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